<address id="llxj5"><address id="llxj5"><listing id="llxj5"></listing></address></address>

    <dfn id="llxj5"><menuitem id="llxj5"><menuitem id="llxj5"></menuitem></menuitem></dfn>

      歡迎登錄中國(南方)學術網 | 學術研究雜志社

      論唯物史觀的日常生活轉向

      時間 : 2013-09-15 來源 : 本網原創稿 作者 : 中國(南方)學術網 【字體:
           [摘要]唯物史觀的價值論旨趣就是實踐地批判,改造現實世界中阻礙人桎梏人的一切經濟政治文化關系,進而在實踐進程中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和幸?!,F實的人就是處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的人。人們只有通過日常生活才能生存、才能從事其他一切活動。曰常生活世界不僅是人們進行一切物質文化活動的基礎性領 域,也是一切哲學的真正發源地。然而,迄今為止的一個時期以來,在唯物史觀的研究中,日漸形成了一種游離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方法論傾向,仿佛日常生活世界是一個與唯物史觀無關的純粹的形而下世界。在此語境下,唯物史觀的研究在偏離自身價值論立場的路向上漸行漸遠,淪為一種毫無現實問題意識、喪失時代實踐意義的純概念游戲。在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條件下,唯物史觀的研究轉向日常生活世界自有其必然性根據。首先,唯物史觀的實踐指歸與人文關懷,決定了唯物史觀的研究不能離開日常生活世界。其次,當下的 唯物史觀研究欲走出觀念論窘境與形而上學窠臼,必須面對并探究當代中國日常生活世界的結構性轉型及其內在矛盾。再次,當代中國日常生活變遷中凸現出來的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唯物史觀的觀察、審視、研究、批判等科學性關照。這些構成了唯物史觀日常生活轉向的辯證法依據與價值論邏輯。

           [
      關鍵詞]唯物史觀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變遷 日常生活轉向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日常生活維度研究
      (0SBZX006)和福建省社會科學 規劃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日常生活維度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王福民,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福建廈門,361021)
      。

               論唯物史觀的日常生活轉向.pdf

           

      手機版 | 歸檔 | 關于我們| (粵ICP備14048290號 )

      主辦:學術研究雜志社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618號廣東社會科學中心B座7樓學術研究雜志社 

      郵編:510635

      ? 學術研究雜志社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高清无码电影在线网址
        <address id="llxj5"><address id="llxj5"><listing id="llxj5"></listing></address></address>

        <dfn id="llxj5"><menuitem id="llxj5"><menuitem id="llxj5"></menuitem></menuitem></d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