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宗白華曾經期望“中國的美學大放光彩”,這一愿望在建設性后現代突破工具理性、突出生態文化的語境下得以實現。中國傳統哲學與美學是在特有的地理環境與以農為本的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呈現出“天人合一”、“陰陽相生”與“生生為易”的中和論生命之美的形態。具體表現為風調雨順之美、吉祥安康之美、生命旺盛之美與借助自然的綠色想象。在具體藝術形態中表現為民間藝術的吉祥如意、繪畫藝術的氣韻生動、音樂藝術的“與天地同和”、建筑藝術的“法天象地”、詩學的“六義”之說以及人格培養的“天地境界”等。這種“天人合一”的中和論美學應在積極參與當代美學對話中發揮作用,完善自己。
[關鍵詞]建設性后現代 生態美學 天人合一 中和之美 生命論哲學
手機版 | 歸檔 | 關于我們| (粵ICP備14048290號 )
主辦:學術研究雜志社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618號廣東社會科學中心B座7樓學術研究雜志社
郵編:510635
? 學術研究雜志社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