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作為非對象化的、非實體的虛化的物,即作為精神的純粹的創造物,只能意象性地被感知。而要對美之意象的這個純粹的創造物加以感知,就必須放棄將美作對象化感知的方式。不論是從聽覺還是從視覺來把握美的特性或個別表現性,都必然要訴之于想象,即對美之生成顯現的非對象化的意象加以構形。
[關鍵詞]美之意象 非對象化 感知 聽覺 視覺
「中圖分類號〕I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326 (2009) 04-0142-05
作者簡介 鄒元江,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