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柏拉圖《蒂邁歐篇》把空間看作萬事萬物的載體或容器,亞里士多德將空間與地方并提,以其為哲學思考的對象,今天的后現代空間轉向針對的正是柏拉圖以降的這一理性主義空間闡釋傳統。其中哈維提出的時空壓縮理論,不僅是指后現代時間換空間的大勢所趨,同樣意味著生活方式的加速變換,其最終導致的后現代新地理形勢的出現,影響到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由此,全球化精英空間和本土地方文化的矛盾進入了一個新的視角。如果說時空壓縮一類的空間轉向觀念固然有可能給今天的中國提供跨越式發展的
理論依據,那么,全球化空間之中的地方本土文化的身份認同無疑當是一個更值得關注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柏拉圖 哈維時空壓縮 空間 地方
「中圖分類號〕I10; B8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7326 (2009) 03-0128-06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化研究與當代中國日常生活審美化批判”(項目編號:OSBZX06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陸揚,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