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歡迎任何提出重要問題、報告有趣研究結果的高質量的中國管理研究文稿。來稿學術領域不限,研究方法不限,可以采用問卷調查、二手數據分析、實驗研究、案例研究、定性方法等等,或者在中國管理研究上所創造的其它方法。
關于大會主題
此次大會的主題是“文化與中國管理”。文化的定義多樣,其中一個定義是:“一個社會體系共有的價值、信仰、行為規范和語言符號”。這個主題有助于我們理解中國文化是如何影響中國管理的,這可能有多種形式,舉例來說,比如中國管理跨文化比較研究、基于中國本土文化的研究、中國國內組織文化研究、中國的文化趨勢對管理實踐的影響、經濟發展中的文化驅動、文化的物質表現等等。
本次大會的目標是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提供一個平臺,共享中國情境下管理和組織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本土化研究和創造性地探索新概念、新理論和實證研究方面的成果。IACMR致力于為有意推動中國管理研究發展的學者、學生、管理者和咨詢者提供幫助。作為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和創新研究領先的城市之一,杭州是IAMCR會員交流和探索中國管理研究方面新想法和新發現的絕佳城市。
投稿人須知
學術道德:IACMR是一個志愿者團體,其運行、成長以及對卓越的追求均依賴于全體成員的合作、參與、和奉獻。學會嚴禁任何形式的學術欺詐行為,包括剽竊以及不適當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學術道德還包括參與會議的專業精神。成員應承擔如下義務:(1)一旦論文被錄用,作者必須以口頭或互動性圓桌討論形式在會議上報告;(2)一旦列入議程,所有報告會、專題討論會、專業發展工作坊的主持人、點評人、或座談發言人必須按計劃完成各自的角色和任務。若因不可預見的客觀原因確實無法出席會議,請務必聯系相關的負責人,并做出妥善安排。應及時、努力、細致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與義務。沒有完成自己的職責就等同于違背了職業標準,同時也構成了對眾多的作者、審稿人、會議組織者、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參會者所做的志愿性貢獻的不尊重。我們期望所有的作者在開展研究、撰寫論文、以及向同仁們報告研究成果時,都能以專業的、有道德的行為自覺遵守和維護IACMR的職業操守?!癐ACMR追求卓越宣言”聲明全文請參見此處。
報告語言:本次大會有兩個并列的議程:英文論壇和中文論壇,分別有不同的系統接受論文投稿、專題討論會提案和專業發展工作坊提案。但是同一篇文章,或者兩篇主要內容雷同的文章,不能因寫作語言不同而同時投向中、英文兩個議程。同一項研究報告, 作者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語言投稿。違者其稿件將不會被送審。此征文通知適用于論文、專題討論會、以及專業發展工作坊提案的中文投稿,欲以英文投稿的作者,請參見網站本征文通知的英文版 。
投稿限制:3+3+2原則。每一位作者(無論是獨立作者還是合作者)可分別向英文議程和中文論壇投稿,但分別為最多三篇(包括論文和專題討論會稿件);第四篇投稿將不會被送審并被退還給投稿作者。每人(報告人或者組織人)最多只能參加兩個專業發展工作坊。
投稿程序:我們只接受電子投稿。關于電子投稿過程的詳細信息將于2015年9月10日前于www.iacmr.org上公布,網站將于當日起開通接受投稿,論文和專題討論會投稿截止日期為北京時間2015年10月17日中午12時(美國東部標準時間2015年10月16日晚12時)。專業發展工作坊提案投稿截止日期為2015年11月15日。為確保您的稿件能夠接收并送審,請仔細閱讀如下指南以及網上的投稿程序說明,并請盡早投遞稿件。最后一分鐘投稿往往會發生更多失誤并造成作者遺漏投稿程序中所要求的重要信息。由于專題主席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安排評審,未按照正常程序投稿或未最終完成投稿程序的稿件,將自動不予送審。
收到投稿的確認函:收到投稿后,我們會給投稿作者發出電子郵件確認收到稿件。
評審與錄用通知:學術議程的稿件采用雙人匿名評審制度。評審人依據研究質量、對華人管理領域的貢獻,以及IACMR成員對論題的興趣來評價論文。錄用或不予錄用的通知將于2016年2月14日之前發出。
學術議程
大會的學術論文議程于2016年6月16日至19日舉行,包括論文口頭報告、專題討論會以及主題報告會。
論文
我們誠征有關本次大會主題以及組織和管理各個分支領域的原創性文章。原創性意指該論文報告的是沒有以任何一種語言在任何其它學術會議上報告過或在任何學術刊物及書籍中發表過的研究。一旦論文被大會接受,投稿時的論文作者名單將不能在做論文陳述或編入大會論文集時更改。
會議接受的論文將以下面兩種形式中的一種進行報告:一是口頭報告,二是圓桌討論??陬^報告大約20分鐘,其中15分鐘用來陳述論文內容,另外5分鐘用于回答提問。在圓桌討論部分,作者將在一小群人中陳述他的報告,并在主持人的安排下與同桌參與者進行討論并征詢建議。
投稿指南
請先確認論文編排無誤之后再遞交(如,全部導入的圖表都顯示正常);請確認文檔不攜帶病毒。
- 專業發展工作坊名稱
- “主席”或“組織者”以及所有參加的報告人的全名和聯系信息(用星號*在主席/組織者姓名旁標示),包括工作單位、職稱(如副教授)、地址、電話和傳真號碼,以及電子郵件地址
- 工作坊的目的(即學習目標)
- 工作坊的內容
- 擬參加者以及參加者的許可標準
- 此專業發展研討會的時間要求
其它重要信息
會議論文集
我們將在只有參會人員才能登錄的安全網站內在線發表會議論文集,其中,學術議程的論文報告將全文刊發,圓桌討論部分的參會文章只刊出摘要。在線會議文集的發行,不會影響作者將文章投至學術期刊發表或者出版書籍發行。當然,作者也可以在投稿時,在有關選項后面打勾,以選擇被大會接受的論文全文不在在線會議論文集中刊發(這樣會只刊出摘要)。但是,在會議前,所有被接受的會議論文和專題討論的提案全文,都將會刊登在受會議保護的網頁上,以方便與會者閱讀,為參會做準備。
最佳論文獎
本次大會設有四個最佳論文獎:微觀主題(個體與群體層面的研究),宏觀主題(組織層面分析以及戰略的研究),大會主題(文化與中國管理),以及最佳學生論文。最佳大會主題論文獎將頒給對2016年大會“文化與中國管理”這一主題進行最佳闡釋的論文。
會議地點及注冊
本次大會的舉行地點將是中國杭州的一家五星級酒店。會議注冊將于2015年11月1日開始。有關會議注冊程序、費用標準以及賓館預定的詳細信息將于2015年11月1日起在會議網站http://www.iacmr.org/上予以公布。
學生補貼
參會學生通過競爭可獲得會議補貼,請留意將于2015年晚些時候刊登在會議網站上的學生補貼公告。
咨詢
如對此征文通知及會議有任何問題,請聯系大會議程主席Ray Friedman教授(Ray.Friedman.IACMR@Owen.Vanderbilt.edu)。有關IACMR的問題,可咨詢學會總監姚志君老師(zhijun.yao@gsm.pku.edu.cn)。有關IACMR的一般信息,請參見我們的網站:www.iacmr.org。
審稿人征集通知
2016年IACMR杭州會議需要高質量的審稿人。我們邀請您積極報名作為志愿審稿人,評審您所屬的專題或者所擅長的專題。除了協助該專題的主席做出錄用決定,并幫助論文作者提高稿件質量外,參與評審也是您了解相關領域最新研究動態的好機會。2015年6月1日在學會網站(www.iacmr.org)上將刊登審稿人報名通知,請在該網站上報名并選擇您擅長的領域(即關鍵詞)及您希望審稿的專題。報名之后,您有可能會被邀評審至多四篇稿件(中文或英文)。感謝您愿意考慮成為大會的審稿人。
2016年大會籌備組成員
創始會長:徐淑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北京大學
上屆會長:陳昭全,美國羅格斯大學
本屆會長:樊景立,香港科技大學
當選會長:梁 能,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副會長兼2016大會主席:Ray Friedman,, 美國范德堡大學
2016議程共同主席兼當地承辦委員會主席:吳曉波,浙江大學
英文論壇宏觀組主席:楊海濱,香港城市大學
英文論壇微觀組主席:張 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中文論壇宏觀組主席:井潤田,上海交通大學
中文論壇微觀組主席:宋繼文,中國人民大學
黃 旭,香港理工大學
專業發展工作坊主席:房曉輝,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
2016年大會中文論壇組織委員會成員
Ray Friedman,范德堡大學 (2016大會主席)
井潤田(Runtian Jing), 上海交通大學(宏觀組主席)
宋繼文(Lynda Jiwen Song),中國人民大學 (微觀組主席)
黃 旭 (Xu Huang),香港理工大學, (微觀組共同主席)
陳宏輝(Honghui Chen),中山大學
陳維政 (Weizheng Chen),四川大學
陳雅如 (Yaru Chen),Cornell大學
陳鎮雄 (Zhenxiong Chen),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富萍萍 (Pingping Fu),香港中文大學
韓 踐 (Jian Han),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許 浚 (Chun Hui),香港大學
賈良定(Liangding Jia),南京大學
李燕萍(Yanping Li),武漢大學
李 垣 (Yuan Li), 上海交通大學
廖建橋 (Jianqiao Liao), 華中科技大學
林丹明(Danming Lin),汕頭大學
劉 洪 (Hong Liu),南京大學
劉善仕 (Shanshi Liu), 華南理工大學
呂 源(Yuan Lv), 汕頭大學
彭臺光(TK Peng),臺灣義守大學
宋 華(Hua Song),中國人民大學
孫海法 (Haifa Sun),中山大學
田志龍(Zhilong Tian),華中科技大學
蔡舒恒 (Terence Tsai),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王鶴麗 (Heli Wang),新加坡管理大學
王端旭 (Duanxu Wang),浙江大學
王 輝 (Hui Wang),北京大學
閻海峰(Haifeng Yan),華東理工大學
楊百寅 (Baiyin Yang),清華大學
楊小華 (Xiaohua Yang),舊金山大學
楊 治 (Zhi Yang),華中科技大學
姚小濤(Xiaotao Yao),西安交通大學
張玉利(Yuli Zhang),南開大學
張志學(Zhixue Zhang),北京大學
張建君 (Jianjun Zhang),北京大學
章 凱 (Kai Zhang),中國人民大學
手機版 | 歸檔 | 關于我們| (粵ICP備14048290號 )
主辦:學術研究雜志社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618號廣東社會科學中心B座7樓學術研究雜志社
郵編:510635
? 學術研究雜志社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